监管加压与成本激增

中国对比特币挖矿产业的监管日益严格,挖矿成本开始快速上升。全球第四大比特币矿池于周五在其官网上宣布,决定给 S9 合同客户增加管理费,将原本的 6%大幅提升至 50%,提价幅度超过 730%。这表明由于受到监管的影响,挖矿行业的运营成本已到必须转嫁出去的程度。

这一管理费出现了快速上升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大陆的矿产资源较为匮乏。一些长期合作的合伙人的矿场遭遇了关闭的危机。这种状况使得云挖矿系统的成本急剧攀升。对于那些采用所谓最先进且效率最高的硬件 S9 的客户来说,成本的增长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挖矿行业曾经的暴利

比特币挖矿行业过去的利润情况较为可观。彭博新能源财经进行了统计,它表明,即便依据中国国内最高的电力收费率来进行计算,只要比特币的价格不低于每枚 6925 美元,矿场就能够盈利。从当前的成本角度来看,挖掘一枚比特币大概需要 10000 到 20000 元人民币。这曾经吸引了大量的人员投身到这个行业中,他们都希望能够从这里获取一份利益。

比特币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个行业存在着巨大的获利空间。高额的回报具有吸引力,于是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都涌入到了挖矿领域,从而形成了挖矿的热潮。然而,在暴利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显现了出来。

挖矿利润与难度的转变

如今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挖矿所获得的利润在逐渐减少。比特币区块的这种设计,导致挖矿难度会一天天地上升。在“比特币之父”中本聪最初的设计当中,每当挖出 21 万个区块的时候,区块奖励就会减半。最开始每个区块能够奖励 50 个比特币,而现在仅仅只剩下 12.5 个,到 2020 年预计只会是 6.25 个。

这种奖励机制发生了改变,使得矿工们的收获逐渐减少,并且他们付出的成本在持续上升。之前那种能够轻松挖到较多比特币并获得高额利润的情形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矿工们正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况之中。

监管目标直指挖矿产业

去年,国内的比特币交易所被关闭了,首次代币发行(ICO)也被禁止了。在此之后,中国的监管部门把目标对准了比特币挖矿产业。之前有消息传出,由于担心会出现过高的电力消耗并且存在金融风险,中国正在采取行动取缔国内的比特币挖矿产业。

央行没有对矿场提出必须限期关停的要求。不过,央行规范比特币生产以及取消矿场用电优惠的态度是明确的。与此同时,监管层已经获得了部分矿场在电费、税收以及发电量等方面的相关信息。监管的目的在于遏制比特币挖矿产业大量消耗资源以及助长投机炒作的风气。

挖矿产业的电力消耗

比特币挖矿产业的电力消耗情况令人惊讶。1 月 10 日,摩根士丹利股票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预估,2018 年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货币的挖矿用电需求将达 120 至 140 万亿瓦时。从行业动态网站的数据可知,全球挖矿产业在电力消耗总量中所占比例为 0.17%,此比例比 161 个国家的还高。

如此高额的电力消耗,会给能源带来较大压力,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其是否合理的疑问。大量能源被投入到虚拟的比特币挖矿当中,这一现象无疑成为了监管重点关注的对象。

矿场“出海”之路

在监管变得越来越严格的时候,很多矿场作出了“出海”的选择。就如前文所提及的矿池,已经把矿场转移到了冰岛和北美。由于廉价的电力以及低温的气候是进行加密货币挖矿的理想环境,所以加拿大、冰岛、东欧以及俄罗斯就成为了更多矿池集中的地方。

蒙特利尔吸引了 12 家属于美国的规模最大的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矿商”。去年 12 月,比特币价格大幅上升。之后,又有 75 家矿商申请在蒙特利尔落户。“出海”或许是矿场们在国内遭遇监管压力时所采取的一种举动,这种举动是无奈的且必须的。

在这种情形之下,你觉得比特币“矿工”往后还能拥有多大的继续存在的空间?若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欢迎给予点赞并且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