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时刻
2025年5月9日,全球金融市场遭受比特币冲击,当日,比特币价格急剧上扬,涨至104361美元,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成功超越电商巨头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五大资产,仅次于黄金、苹果、微软和英伟达,这一时刻意义重大,让比特币从原本的“边缘资产”正式转变为“主流价值存储工具”。
涨幅对比
今年以来,比特币涨幅极为惊人,涨幅达到了45%。相比之下,纳斯达克指数涨幅仅为12%,黄金甚至出现了2.28%的下跌。这种鲜明对比,突出展现了比特币强劲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以太坊也一同爆发,单周涨幅达33%,市值接近阿里巴巴,进入全球前40大资产行列。
市场环境改善
美英达成了贸易协议,汽车关税大幅降低,钢铝关税同样大幅降低,中美关税谈判释放出积极信号,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比特币与科技股的相关性从0.8降到了0.4,它和传统资产脱钩,成为了对冲传统市场波动的独立投资标的,这使得投资者有了更多的资产配置选择。
巨头参与
贝莱德、富达等传统金融巨头为比特币市场带来了长期动力,它们依靠现货ETF持续增持,持仓量在流通盘中占比达4.2%,这与2013年黄金ETF的兴起情况相似。主权基金也悄然进入市场,挪威、新加坡等通过场外衍生品间接持有比特币,将其视作“美元信用体系的对冲工具”。在企业方面,软银等进行了联合发起。他们发起了一个投资基金,该基金规模为30亿美元,且是比特币投资基金。这一行为推动了市场的流动性。
监管推动
英美联手推进加密监管框架,英国起草的立法草案明确了稳定币的定义,该草案将交易所、托管服务纳入监管范围,其目标是打造“最安全的加密创新中心”,区块链具有透明性,这有助于反洗钱,智能合约能够自动执行合规条款,要在创新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从而为市场注入确定性 。
风险与机遇
比特币的金融地位已无法改变,不过它有风险。从技术角度看,当前价格比实现价格高4.3%,突破10万美元后回调15%到20%或许是正常的调整。在监管方面,美国SEC对以太坊ETF的审查,以及欧盟MiCA法案细则的实施,都可能引发波动。不过机遇也不少,要是比特币的价格上涨到11.5万美元,那么它将会替代白银,从而成为全球第二大非主权货币资产 。
鉴于比特币波动性高,且监管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可将比特币仓位控制在总资产的5%至10% 。同时,链上指标显示,长期持有者持仓占比达76% ,交易所存量跌破12% ,供需失衡或许能支撑其长期上涨 。那么,你认为比特币未来能否持续保持这种上升态势?赶紧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并分享本文!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