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对比特币的态度不一样,我国完全禁止比特币交易,那么比特币究竟能不能获得法律的认可呢?针对这个有争议的问题,下面会给大家进行详细分析。

比特币的运行机制

比特币基于密码学原理,任何达成一致的参与者都可直接用它支付,无需第三方信用机构。每个区块首笔交易经特殊处理会产生新比特币,这些比特币归区块创造者。参与者加入网络便认可其运行机制,人们能通过它完成线上交易支付。

比特币的取得方式

“挖矿”是获取比特币原始取得的唯一途径,按照程序设计,越往后挖矿难度越大,这需要耗费更多时间,还需要更强的算力,从法理角度讲,通过“挖矿”获取比特币属于物权原始取得中的劳动生产,这为承认相关数据权利取得方式的合法性留出了立法空间。

比特币的法律属性

比特币明显不是“庞氏骗局”,它的主要价值可能在于,能给各国央行提供有关电子货币前景的教训,还能提供提升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路,它不是法定货币,没有强制通用力,若当事人没有“货币认同”,那么可将其视为无形资产,依照财产法规则来处理。

各国对比特币的态度

德国政府对比特币持积极态度,2013年时,德国财政部认定比特币是“账户单位”,承认其合法地位,把它归入“私人货币”范畴,它可用于税收和交易。日本采用牌照式管理比特币交易,在中国等国家取缔虚拟货币交易所后,日本成了全球ICO的热门之地。

美国的立场

从美国联邦政府的态度看,比特币被视作一种金融工具,它具备投资价值,却不能像美元那样使用,从美国各州政府的态度看也是如此,这显示出美国察觉到比特币拥有一定经济价值,同时对它的货币属性持有谨慎态度。

比特币的未来影响

比特币设置了数额上限,从理论角度讲,它不会给现有的法定货币带来巨大冲击,然而它会促使类似数字货币出现。不过,最为关键的不是比特币能否替代法定货币以及其价格怎样,而是它底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理念,会在经济、社会管理等领域产生作用 。

大家都在想,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理念在未来究竟会带来什么样具体的改变呢?要是感觉这篇文章挺有用处,那就欢迎点个赞,然后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