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市场当中,比特币是热门的讨论话题,不少人认为它能够彻底取代货币。然而,从人类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比特币最多只能成为一种“优质”的金融资产,根本无法替代货币!

比特币数量上限特性

比特币有个关键特性,其数量存在上限,这与货币性质冲突较大,货币要能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然而比特币数量被限制,显然做不到这点,这好比固定容量容器装不下不断增多物品,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对货币量需求急剧增加,比特币数量上限使其无法满足此需求。

黄金被弃原因

人类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黄金用作主要货币,然而最终却摒弃了金本位制。其根本缘由在于,黄金的数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当经济快速发展时,需要更多货币来支撑交易,可是黄金的开采速度却无法跟上。就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猛崛起,黄金储备的增长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这对经济的进一步扩张造成了严重影响。

信用货币本位必然

所有国家都共同选择了信用货币本位制,这并非偶然。在金本位制的情况下,货币量无法灵活调节,进而限制了经济发展。然而信用货币本位制不同,各国央行能够依据经济情况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国央行借助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货币供应,从而缓解了经济危机,要是处于金本位制下,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升值解决办法不可行

有人认为比特币能借升值化解数量有限这一问题,也就是采用通货紧缩的方式来应对 。在历史上 ,人类为维持金本位制 ,曾尝试过通货紧缩的手段 。但事实表明 ,这会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 。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与金本位制下的通货紧缩关联极大 ,失业率急剧上升 ,企业大批倒闭 。

应对通缩能力不足

人类应对通货紧缩的办法不多,应对因通货紧缩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办法也不多。和通货膨胀相比,一旦发生通货紧缩,经济就如同陷入泥潭,很难从中脱身。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历了长期通缩,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却难以改变这种局面。所以,即使要付出通缩的代价,也很难依靠数量有限的资产来维持货币 。

主权货币的优势

现在主权国家发行的信用货币存在弊端,不过央行和金融体系能够依据经济发展“凭空创造”货币。举例来说,中国央行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会采用降准、降息等方式增加货币供应量,以此刺激经济增长。尽管当前无法确定主权货币是否会被最终取代,然而从现状来看,数字货币很难彻底取代它。

讲了这么多,你认为未来比特币有没有可能突破数量限制,真的取代货币呢?要是感觉这篇文章有价值,可别忘了点赞并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