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的世界当中,公链采用 EVM 所蕴含的逻辑,以及以太坊未来的发展趋向,存在着许多值得去探讨的方面。这当中涵盖了众多的利益、创新以及争议等内容,对这些进行了解的话,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掌控加密世界的动态情况。
公链与EVM的关系
公链采用 EVM 并非仅仅因为 EVM 自身的优势。在 2019 年左右,一些新兴公链开始选择 EVM,是因为看到了可以免费使用以太坊的钱包等资源。如果重新进行开发,成本会非常高,而且改变用户习惯可能会致使用户流失。这对自身早期生态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采用 EVM 能够让以太坊生态的开发者更方便地加入,从而能够快速增强自身的开发力量。
在很多现实的项目开发里,加入已有的生态基础设施能够大幅提升自身的上限。比如在智能合约开发方面,倘若有现成的 EVM 环境,那些原本在以太坊生态中进行开发的程序员就能迅速上手新的公链。如此一来,公链的技术开发速度会得以提升,同时还能确保在安全性等性能方面保持稳定。
互操作性升级项目
“互操作 2.0”项目的出现指明了互操作性升级的发展趋向。如同去年推出的某项目,在借助以太坊钱包来管理自身钱包这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这种行为能够使项目以较低的成本获取以太坊钱包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好处。如此一来,便可在用户心中营造出类似以太坊生态体系的那种安全感。
并且,从商业逻辑角度来看,这样的操作是可行的。项目在前期无需投入大量资源去构建钱包体系,而是可以将精力集中在自身独有的创新性业务上。并且,这种模式有助于项目在前期迅速吸引以太坊生态中的潜在用户,从而扩大自身的用户基数。
以太坊上主流资产优势
以太坊上的 ERC - 20 资产在安全性与可持续性方面具备很强的竞争力。自 2015 年以太坊上线之后,ERC - 20 便成为了主要的资产类型。像 USDT 在以太坊上以 ERC - 20 的形式,其流通量十分庞大。这是因为以太坊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众多交易平台,无论是中心化的 CEX 还是去中心化的 DEX,都优先对以太坊上的主流资产予以支持。
这种优势在合规性方面有所体现。在监管严格的地区,若一个资产能在以太坊上发行并遵循相关规则,那么它在合规上架时就会较为顺利。并且,这样的资产具有更好的市场流动性,在大型交易市场中能够迅速达成买卖交易。
以太坊开发团队协作
以太坊社区中,多个开源执行客户端能够相互协作,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Geth 团队使用 Go 语言进行开发,Parity 团队使用 Rust 语言进行开发。自 2014 年开始构建以太坊起,这种多团队的协作模式一直持续到现在,从而分散了开发的风险。
不同团队开发的客户端可以一起维护以太坊网络的稳定。2016 年以太坊有硬分叉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团队相互协调配合,一起做出决策,每个团队凭借自己开发的客户端工具促使以太坊网络不断向前发展。这体现了多团队协作在应对突发且复杂事件时所具有的强大优势。
EVM成为标准的争议
EVM 成为公链标准存在很大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对于以太坊自身而言,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增长。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如果公链持续采用 EVM 却不回馈给以太坊,那么这很可能是一种资源的单向消耗。
然而,从长远的角度去看,这会使得以太坊的影响力得以提升。在 2022 年过后,以太坊在 Web3 领域的影响力呈现出逐步增大的态势,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公链开始采用 EVM。这也就意味着,从影响力或者话语权的层面来考量,EVM 成为标准或许是具有战略价值的。
以太坊的长期影响
以太坊实现了从 POW 向 POS 的转换,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从 2020 年信标链启动开始,到 2022 年合并完成,这一过程让以太坊成为了能够通缩的加密资产。“超声波货币”这一概念提出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所谓的“诸侯分治”对以太坊生态益处颇多。今年来看,许多新的开发团队携新的项目与以太坊的核心团队展开合作,使得以太坊生态愈发丰富多元。并且,从美国 SEC 的监管事件去看,以太坊的地位看上去坚如磐石,它所代表的 Web3 创新在未来依旧充满希望。
最后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以太坊在未来是否真的能够在加密货币市场始终保持这样的主导地位?期望大家进行点赞、分享,并且在评论区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