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以太坊有希望大幅度降低能耗。不过,当前的以太坊能耗是非常高的。每次进行一次典型的交易,所消耗的电量都超过了美国家庭一天的平均用电量。因此,进行转型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以太坊愿景
以太坊有着宏大的目标,它立志要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并且对所有人都开放,不会受到停机、审查以及欺诈等情况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凭借着智能合约的应用,它有机会成为终极的云计算平台。如果这种愿景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它将会改变世界的交易模式和计算模式,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很多人期望通过以太坊达成公平的全球交易,并且实现高效的交易,从而给商业和生活带来新的变革。
能耗问题凸显
现实是很残酷的,以太坊存在着严重的能耗问题。每次进行典型交易所消耗的电力,比一个普通美国家庭一天所使用的电力还要多。这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也违背了节能环保的理念。过高的能耗还对其大规模的应用与推广产生了影响。
用户在增加,交易量也在增加。这样一来,电力需求就会持续上升。而电力需求持续上升,会给能源供应带来更大压力,同时也会给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
挖矿算力集中风险
比特币挖矿存在着因算力集中而产生的欺诈隐患。倘若矿工掌控了一半以上的算力,那么就有能力篡改交易。以太坊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中国的几家芯片厂所生产的专用处理器 ASIC,使得算力集中在了矿机之上,从而让整个系统变得更加脆弱。
算力集中使得去中心化的初衷被破坏了。它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因素,还容易被少数人所操控,进而对用户利益和交易安全构成了威胁。
PoS机制登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支持者打算用权益证明(PoS)来替换工作量证明(PoW)。在 2012 年,PoS 就已经被应用于加密货币领域。在 PoS 体系中,参与者会成为“验证者”。PoS 规定,验证者需要投入以太币作为抵押,以此来确保验证者的诚实性。
采用 PoS 可以使以太坊的交易能耗减少 99%以上。原因在于,主要消耗电量的是 PoW 的验证过程,而区块链交易本身对算力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
转型决策与难题
2015 年,由于 PoS 的优势,以太坊社区决定进行转变。开发者重新对 PoW 代码进行了编写,并且增加了挖矿的难度,这使得交易区块的建立速度变慢了。他们原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挖矿停滞,从而转向 PoS。然而,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将理论上的解决方案转化为高效的软件所花费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
双链解决方案给以太坊 2.0 带来了新的挑战。将 PoS 机制写成复杂的智能合约,这对于程序员来说是一种考验。推出不稳定的技术,会使以太坊遭受巨大的损失。
转型时机与竞争
2019 年底公共测试网或许会对以太坊 2.0 进行创新以提高吞吐量。以太币的持有者需要通过 PoS 链,在原链中存储智能合约来转移以太币。然而,转型不能过于缓慢,像 Eosio 这样基于 PoS 的区块链项目正在不断兴起,如果延迟,以太坊有可能会丢失市场份额。
转型的时机是很关键的。如果转型太早,就会担心技术还不成熟;而如果转型太晚,又会面临竞争压力。你觉得以太坊能够成功地克服这些挑战,从而顺利地实现转型吗?要是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不妨给它点个赞并且分享一下。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