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交易曾在市场上掀起热潮,现在监管采取行动,要将其全部关闭停止,这一举措引起了各方关注,还使投资者心里恐慌不安。
监管定论
9月14日,有监管人士接近地方互联网金融整治办,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监管层明确表示要关停国内所有比特币交易平台,还要求这些平台近期退出市场,上海金融办消息人士证实,上海已对辖内多家交易平台下达“口头指令”,要求它们在9月底前退出,这一决定给火热的比特币交易泼了冷水。
2017年1月6日,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约谈了主要比特币交易平台负责人,央行上海总部同样约谈了主要比特币交易平台负责人,央行指出比特币中国存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所以,监管对比特币交易的关注由来已久。
市场反应
除比特币外,其他虚拟货币以及相关投资产品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情况,国外的交易平台无一例外全都暴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大幅上涨的时候,曾促使ICO疯狂发展,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陆续发出了风险警示,中国监管层也迅速采取了行动。8月3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最先提示风险,9月4日,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将ICO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暂停其交易。
《公告》规定,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可以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等的兑换业务,不可以买卖代币等,也不可以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等,并且不可以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这一系列举措让虚拟货币市场马上降温。
平台问题
比特币交易平台存在诸多问题,比特币中国存在超范围经营的状况,还违规开展了配资业务,而且投资者资金没有进行第三方存管,火币网违规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这进而导致市场出现异常波动,这些问题对市场稳定以及投资者权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有央行官员表示,当前比特币交易平台只是网站,不是交易所,这说明它在规范程度上有欠缺,在专业性方面也不足,所以难以保障交易的安全和公平。
责任争议
比特币交易平台即将全面停止运营,相关交易平台是否要承担投资者的损失,这成为了一个存在争议的关键问题。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的王德怡律师称,平台与投资者是服务合同关系,平台会提供交易平台,也会制定规则,还会收取手续费。在监管要求停止运营的情况下,平台是否担责尚无定论。
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平台用于交易,如今平台面临关停的情况,他们很关心损失要怎么处理。这对监管部门构成了考验,也对平台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提出了考验。
转型困境
监管叫停之后,比特币交易平台需要调整主营业务方向,需要考虑新的服务模式,部分交易平台很可能因此被淘汰,它们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借此适应监管要求以及市场变化。
但是,转型并非易事,要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寻找到合适的业务,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的 。这对众多比特币交易平台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国外监管
国外对比特币的监管方式不一样。日本的监管工作由金融服务局和央行承担,而且已通过法律把比特币认证为合法支付方式。在接纳程度最高的英国,采取沙盒式监管,对消费者保护、反洗钱以及税收等方面有明确要求。
中国的监管举措和国外存在相似之处,与此同时,中国的监管举措也具备自身特点,这些特点为全球比特币监管提供了别样的思路,还提供了各异的经验。
大家都在思考,比特币交易平台关闭后,投资者遭受了损失,那这些损失该由谁来负责承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看法,也请为本文点赞并分享出去。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