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信用形式,它和传统信用货币不一样,当下正受到广泛关注,有的人看好它的潜力,有的人忌惮它的风险,它最终到底会走向哪里

央行研发数字货币_比特币在中国合法吗_数字货币

周小川表态

3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人针对“金融改革与发展”回答记者提问,谈及数字货币时,周小川明确表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无法充当零售支付工具,央行既不接受也不认可相关服务,同时,央行正与市场合作开展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这体现了官方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与行动。

比特币的兴衰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比特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它带有去中心化、能跨境流动的特点。近年来,比特币发展速度很快。在其价值达到最高峰时,相比7年前涨了500万倍。参与比特币交易的人从小范围扩散到了大众群体,国内甚至出现了“炒股炒房不如炒币”这样的说法。然而在2017年9月,监管当局要求境内比特币交易所进行清退,要求其关停,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提示交易平台没有合法依据 。

比特币的本质问题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指出,比特币发行没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它会颠覆原有的货币系统,当前没有国家央行认可它能在市面上流通,比特币虽一开始想成为货币,但如今难以达成这一目标,其具备的这种特性使其充满不确定性,也给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

数字货币的类型

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刘东民称,数字货币存在两类,其中一类是类似比特币的私人数字货币,另一类是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周小川提到的央行所研发的是法定数字货币,其有国家信用予以支撑。这两类数字货币性质不同,未来发展路径也有极大差异。

法定数字货币的难题

刘东民认为,法定数字货币短期内无法全面、大量发行。一方面,其背后的区块链等相关技术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即便技术成熟,也需逐步推广,还要开展局部测试评估。财新网消息显示,央行在票据市场推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不过向普通百姓推广时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监管与风险

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有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可预测的作用,数字货币还有可能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不可预测的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动态监管。上海财经大学金煜评论称,“虚拟货币”可能存在藏污纳垢的情况,“虚拟货币”可能引发风险,“虚拟货币”还可能“挤出”金融创新,这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不利。由此可见,监管对于数字货币市场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你认为数字货币在未来能在日常生活里被广泛运用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请为本文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