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谣言引发了轩然大波,该谣言称政府要关闭数字货币矿场,之后权威媒体纷纷进行了辟谣,那么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矿场真的应该完全禁止吗?

比特币及矿场本质

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资产,央行是主管它的部门。2013年,五部委发文明确它是特定虚拟商品,民众可参与,不过要自担风险。比特币矿场类似黄金挖掘场,它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有机器和电力就能进行“挖掘”,其本质是通过计算机运算来获取比特币奖励。

监管政策回顾

2013年,央行等五个部委发出通知,对比特币作出了性质认定。2017年,由于代币投机现象大量出现,相关部门禁止了代币发行融资ICO活动,关闭了虚拟货币交易所,但是没有禁止比特币本身。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小组承担起规范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职责。

矿场经营合法性

线下矿场与数字货币有关,其经营本质是通过大型计算器进行电力运算。无论是个人在家挖矿,还是企业进行集中专业运算,只要不偷税漏税,不违反环保消防法规,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禁止这项经营活动在行政规范上是不合适的。

央行态度体现

面对针对矿场的极端攻击舆论,央行保持克制,行事谨慎。这不仅是由于禁止缺乏法律依据,不符合行政规范,更在于矿场有其独特价值。在进行监管决策时,要全面考量其影响以及存在意义。

矿场积极作用

在一些处于边境位置且经济贫困的地区,矿场能够让废弃的电力得到再次利用,进而增加当地的收入。与此同时,矿场雇佣了许多当地的运营者,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国际地位提升

在比特币体系当中,矿工能够凭借算力投票对其发展路线产生影响。中国矿工已经获取到比特币协议开发以及维护的主动权。要是比特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那么中国政府能够借助矿工提升自身在国际金融体系里的地位。

大家都在思考,未来数字货币矿场在受到监管的情况下,能不能实现健康、有序地发展?欢迎大家参与评论互动,为本文点赞,并且分享出去。